污水厂总磷的去除及控制方法

2025-04-24


磷是微生物细胞合成核酸、ATP、细胞膜磷脂的必需元素,在污水处理中,适量磷可增强微生物代谢活性,促进有机物降解效率。然而,过量的磷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发藻类大量繁殖,破坏水体生态平衡,影响水质安全。因此,污水厂总磷的去除及控制至关重要。

一、总磷的去除方法

(一)生物除磷法

生物除磷法是一种经济的除磷方法,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厌氧/缺氧/好氧交替环境下对磷的吸收和释放特性,实现磷的去除。在厌氧阶段,聚磷菌分解细胞内的聚磷酸盐,释放磷酸盐至水中,并通过发酵碳源合成PHA(聚羟基脂肪酸酯)储存能量;在好氧阶段,聚磷菌利用PHA分解产生的能量,过量吸收水中的磷酸盐,合成聚磷酸盐颗粒储存于细胞内,通过剩余污泥排放,将富集磷的聚磷菌排出系统,从而实现总磷去除。

(二)化学沉淀法

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,然后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使磷从污水中被去除。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铝盐(如硫酸铝)、铁盐(如氯化铁)或石灰,它们与磷酸盐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(如AlPO₄、FePO₄、Ca₁₀(PO₄)₆(OH)₂)。

(三)物理-化学法

物理-化学法包括微滤、超滤、反渗透等膜技术,以及电化学法和吸附法。

膜技术:能够截留颗粒态磷和部分溶解态磷,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磷废水。其处理速率中等,但前期的设置需要较长时间。

电化学法: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活性物质氧化分解有机磷,同时通过电化学沉淀去除无机磷。

吸附法:使用具有高磷吸附能力的材料,如磷酸铁、粉煤灰、钢渣、沸石、膨润土、蒙脱石、凹凸棒土、海泡石、活性氧化铝、海绵铁等,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去除废水中的磷。天然吸附剂主要依靠巨大的比表面积进行物理吸附,而人工吸附剂的孔隙率和表面活性明显高于天然吸附剂,以化学吸附为主,合成吸附剂在低磷浓度下仍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。


二、影响总磷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

(一)生物除磷关键因素及控制

碳源充足:厌氧段需提供足够的易降解有机物(如BOD₅),以支持聚磷菌合成PHA,建议BOD₅/TP≥20 - 30。可通过补充碳源(如甲醇、乙酸钠)来提高BOD₅/TP比值。

溶解氧(DO)控制:厌氧段DO<0.2mg/L,防止聚磷菌提前释磷;好氧段DO≥2mg/L,确保磷的过量吸收。可通过调整曝气量来控制溶解氧。

污泥龄(SRT):较短的SRT(5 - 15天)可促进聚磷菌增殖,减少污泥中磷的释放。可通过缩短污泥龄,增加排泥量来控制。

温度与pH:最适温度20 - 30℃,pH 6.5 - 8.0。低温(<10℃)会降低聚磷菌活性,可通过加热等方式控制温度。

硝酸盐控制:厌氧段需避免硝酸盐残留(NO₃⁻<1mg/L),否则反硝化菌会优先利用碳源,抑制聚磷菌释磷。必要时可增设缺氧区反硝化。

(二)化学沉淀法关键因素及控制

药剂投加量:药剂投加量不足会导致除磷效果不佳,可通过增加药剂投加量来提高除磷效果。

pH值:pH值不匹配会影响沉淀效果,应根据使用的药剂调整pH值至最佳范围。

混合效果:混合效果差会影响絮凝和沉淀,可通过优化混合与絮凝条件,提高沉淀效率。

(三)污泥处理

污泥处理也是控制总磷排放的关键环节。通过优化污泥处理工艺,如增加污泥回流比例、加强污泥浓缩等,可以减少磷的流失,降低出水总磷含量。同时,污泥厌氧消化池不排上清液,通过污泥消化工艺的限磷措施,也可以减少厂内污水、废水的含磷负荷。


企业排污前做好自检,可以及时发现问题、主动消除隐患。莱博图总磷检测预制试剂是即开即用型化学试剂包或化学试剂套装,使用时无需进行繁琐的称量稀释等化学试剂配制工作,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水质分析者们与有毒物质的接触,在提高安全保障的同时减少因人工配置产生的实验误差,更能降低废液处理费用,让您在安全与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实验!同时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。


分享